Victor Yeung
楊書健
Victor Yeung

從一蘭拉麵看商業房地產回報

最近首間一蘭拉麵店在台北開幕,極受當地民眾歡迎。根據當地傳媒報導,開店之後240小時,店外仍有排隊入場的食客,打破了當年一蘭在香港銅鑼灣開設分店,出現196小時隊龍的紀錄。這幾年,亞洲諸經濟體的融合愈來愈高。例如日式拉麵店,雖在香港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日資企業直接在港開店,是2011年之後的事。當年日本地震之後,幾家日資拉麵店獲邀來港義賣振災。幾位東主發現港人對正統拉麵有需求,就紛紛開設永久據點,繼而形成今天選擇漸多的局面。

網上圖片

拉麵店的例子,證明零售熱潮的起伏,往往基於機緣巧合。假如沒有該次義賣,香港或者仍然未有這類完全正統的麵舖。而且如非有香港的成功,一蘭亦未必會進軍台灣。分析師要準確預測幾年後的零售情況,其實並不容易。

商業房地產其中一個優勢,就是它的表現並不與個別零售商甚至某一零售行業掛鉤。業主並不太在乎租戶是茶餐廳或是拉麵店。只要經濟表現仍然穩健,民眾仍能消費,租戶就可以交租。又例如過去兩三年,香港的珠寶鐘錶業景氣不再,不少珠寶鐘錶商都需要縮減店舖數目。但是商舖的業主變陣之後,仍能找到例如國際體育品牌等的新租戶,現金流仍有保障。

因此,投資房地產,實際上是投資當地的經濟發展。尤其海外投資,投資者對當地的經濟形勢和流行文化掌握未必太深,要預測什麼產品將會暢銷並不容易。亞洲融合度愈來愈高,像一蘭這種跨國成功的例子,將來或會漸漸增多,令投資零售股所要顧及的變數更多。所以與其投資零售商等前線企業,倒不如投資當地的商業房地產。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