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 Luk
陸耀權
Terry Luk

【移民美國:下篇】移民美國有乜好?

《星島海外地產網》要求我寫篇文章的題目是「移民美國有乜好?」;我首先在此聲明:我不是「大美國主義」的美籍華人,因為美國(USA)對我來說,只是現今世上一個最適合我追求的生活體系,以下是我在過去36年生活在北美的經驗和大家分享,我了解我的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朋友和客戶對美國的政治有不同的意見,我以下的意見分享是從民生的角度作考量,不是從政治的意式型態去評論。

美國經濟體系穩定

我曾看過一個經濟學家(忘了名字)的建議:如果你將來想找尋一個經濟體系作為你將來退休和後代子孫平穩生活的地方,這個國家起碼需要具備3個條件:

  1. 具有效方案應付人口老化問題。人口老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近在眉節的問題,美國可用移民政策去吸納世界上年青和有技能的一族來美國去維持將來的經濟增長。
  2. 糧食能自給自足。美國每年所生產的糧食除了供應本土的需求外,還夠出口其他國家。美國也不斷發展食物生產和食品安全的高科技術。
  3. 能源能自給自足。美國本土(包括阿拉斯加)有豐盛的石油和自然氣存量,又有友好鄰國加拿大的能源供應,加上美國地大物博可配合各種不同新能源開發如水力、太陽能、風力等。

所以美國的系統足以具備以上3個條件。

美國的經濟體系是全球最大的,雖然可能很快給中國趕上,但相對人口比例而言,人均收入和就業機會是比較平穩和充裕。

我以前在多倫多大學的朋友也很想到美國尋找工作機會,因為美國的經濟體系比加拿大企業種類分化和大很多,美國一個德州(Texas,TX)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已差不多等於整個加拿大的GDP,但德州的人口只有2,500萬比加拿大(3,500萬)少,所以德州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加拿大為高。

另一個數據是美國加州的人口(3,800萬)已大個整個加拿大,雖然加拿大的面積比加州大幾倍。我前3年參加一個多倫多大學舊生會在三藩市舉辦的一個聚會,獲悉在加州工作的加拿大人有大約25萬人之多,尤其集中在三藩市灣區矽谷(Silicon Valley),很多時我穿著多倫多大學的T恤,在矽谷行街時也不時碰到加拿大人跟我打招呼。這些加拿大人喜歡在加州工作和生活原因是:

  1. 加州矽谷的高科技工作機會比加拿大高,收入遠比加拿大的為高,我的在矽谷工作的稅務客人的最低的年薪是15萬美元,去年我的一個電腦工程師客人的年薪是130萬美元,因為這些高科技公司給他的配股所致;
  2. 美國的入息稅比起加拿大低;
  3. 加州的陽光溫暖天氣沒有加拿大的嚴冬。

美國的經濟體是很多元化的,除了電腦高科技外,還有生物高科技、農業、金融、醫療、重工業(飛機製造,能源開採等等)、娛樂、零售、服務等。美國標準普爾(S&P)500指數成份股內500間美國大企業,不但在美國甚至在世界各地也有生意營運。

美元也是世界的最流通的交易和儲存貨幣。雖然鄰國加拿大也是像美國是個地大物博的移民國家,但加拿大卻沒有美國這個經濟優勢,因為加拿大的經濟體沒有美國那麼分化,她主要是靠原材料(如礦產,能源等)的工業,同時加拿大雖然地面積大,但大部分的地區是不宜居住的。

美國擁有最多世界著名大學

所以美國也是擁有最多創新科技的創頭公司。美國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很大,很多在美國留學主俢電腦工程的中國學生,他們畢業後都大部分能在美國找到工作,然後拿到美國定居身份。

美國稅制更優惠

美國稅制比起先進的西方國家(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和澳州)更為優惠。在我從我的中國客人的經驗,他們有一些對美國稅制的誤解:美國是「萬稅」國家。毋容置疑美國稅例是很複雜,但美國的稅例亦有很多扣稅優惠,如果預早作稅務策劃便可省很多稅,其他西方國家便沒有美國稅制中那麼多扣稅優惠。

例如,自住房屋的按揭貸款利息是可以用來扣聯邦政府的入息稅,而加拿大就沒有這個扣稅優惠。香港人以前投資房地產也沒有稅的考慮,直到最近「雙辣招」印花稅法出台,香港人才對税的考量緊張起來。其實外國人在美國投資房地產的最初成本相對香港、加拿大、英國和澳洲是最低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印花稅:

各地買樓印花稅比較
美國加州 大約0.1%
香港 最高30%
加拿大 安大略省 13%(新樓)
英國 最高大約14%
澳洲悉尼  最高大約5%

印花稅是在開始房產投資的一刻就馬上要付,從「Time Value of Money」這個考量,印花稅會大大減弱了投資回報。

美國有均衡的政治制度

我在過去5年經常回到香港和中國作美國稅務和理財顧問工作,接觸不同的人對美國的看法,尤其對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戲劇性,令很多中國大陸和香港人對美國有一番新的看法。我要再強調一點我不是以意識形態在這裡談論政治,是以客觀分析系統的角度去考量。

美國是一個法治精神統治的移民國家,並非君主管治的體系,就算選了一個政職和型象差的總統,4年後人民可以通過公投把他替換。雖然我對從這次的「黑天鵝」的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我自己本人也感到失望(身為共和黨註冊選民的我,也未有投特朗普一票),但從這次經驗中我深深體會到民主和法治精神的可貴:

  1. 經過一場「激烈」的政治明爭後,政權交接可以以和平的方式進行;
  2. 民眾可上街遊行示威表達不滿選舉結果,只要是和平理性的表達政府也不會干預。

以上是我(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美國和加拿大生活了36年的生活經驗分享,雖然我個人認為美國這民主體系是現今世界上是我最喜歡的(相對而言),但我也了解它不是完美的。有些我的朋友感覺我好像有點「大美國主義「,我經常表明:美國對於我來說只是一個系統,正如我以上提及過我的心態是一個「國際公民(Global Citizen)」,如果加拿大的稅比美國低,我會考慮申請移民到那裡。如果香港夏天的溫度不會令我汗流夾背,我更會考慮全程回歸香港。

美國的制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有些人喜歡加拿大、有些人喜歡英國、有些人喜歡中國…每個人都可用「腳」投票的和平方式作表態;我經常跟我的朋友表達我的「民主信念」:「One can Disagree without being Disagreeable.」

慶幸我的朋友們很包容我,還當我是朋友,沒有「Unfriend」我!😜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