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人赴內地升學成趨勢
受近期社會事件影響,不少家長和學生對香港的教育制度感憂慮,有意離開香港升學的人數有上升趨勢。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不少國家人民對戴口罩頗有偏見,家長擔心子女於國外升學會承受這些不必要的壓力,加上大灣區規劃發佈所產生的推動作用,到內地升學成為了不少港人認為較理想的升學選擇。

圖︰GETTY IMAGES
2020年中學文憑試(DSE)剛放榜,有數據指今年共有近4,000名考生透過「文憑試招生」計劃報讀內地院校,人數為2012年首屆文憑試以來的第二高,可見前往內地接受教育漸趨普及。但國內學府眾多,港人該怎樣選擇呢?
國內學校可分為國家開辦和民辦兩種。民辦學校,相對國家開辦的學校而言收費較貴,教學上的彈性較多,並可分為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兩個類別。國際學校方面,則主要用英語教學,並跟隨外國的教育制度,為學生於畢業後到外國升學作準備。內地一般的國際學校只供外藉或港澳台人士就讀,本地人不能報讀。
學費方面,價錢就跟香港的國際學校相若,有些甚至比香港更貴。至於雙語學校,其小學至初中的教學模式跟香港相似,至高中則分為國內高考班及A-level班。國內高考班,顧名思義就是考國內的高考,然後接上國內的大學;A-level班則不用考國內的高考,而是考A-level,繼而到國外升學。
中國現時約有2,500間高等院校,而當中約560間符合中國教育部招收外國留學生標準,為世界各地海外生提供多一個升學選擇。與此同時,內地特別惠及香港學生,報讀國內大學採取較寬鬆收生政策,近年甚至積極推出多項方便港生入讀的途徑。申請往中國內地升學的香港聯招試考卷較容易,取錄分數亦較低,將學生成功報讀的機會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中國亦陸續出台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當中就有為各高校港澳畢業生發放《就業協議書》的政策,給予在內地高校畢業並有志在內地工作的香港學生提供了更大便利。
在我看來,內地升學的前景對香港學生的吸引力將愈來愈大。而事實上,只要肯努力學習,內地升學和工作的前景根本不遜於香港。當然,他們要有心理準備,在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人際關係等方面需要重新適應;家長亦需要放棄「大香港」的心態,國家正迅速發展,子女在北上學習的過程中定能獲得不少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