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Chung
鍾維傑
Stephen Chung

1994至2017:五城市住宅價格走勢比拼

五城市是香港,溫哥華,多倫多,紐約和倫敦,粗略探討它們的住宅價格指數走勢,繼而計算其價格回報及價格波幅度(後者技術上代表投資風險程度,波幅度越高風險越大),以致得知哪個市場於期內之表現相對優勝。1994年是當作為1.00的基數年,而資料來自各市場有關房地產訊息網站及顧問報告:

1) 價格指數走勢 1994 – 2017

相信不需要太多解釋,看圖識字。要注意價格是基於各市場本身所採用的貨幣,即倘若將所有市場歷年之價格折回港元才計算其價格指數,走勢或許有所不同。再者,部份資料出自兩個或以上的來源,又或其計算程式於期間有所調整,繼而筆者需要從中作些(可能是甚主觀之)取捨,所以上述指數只可用作粗略大方向參考,此外紐約市只包含曼克頓區。

圖一(點擊放大)

五市場中,香港算最弱,可能對部份讀者而言有點意外,然而這情況反映入市時間的重要性,以及持貨多久等。

2) 回報和風險

圖二(點擊放大)

將回報(第二行)除以風險(第三行)便得出回報相對風險比例(第四行),通常數字越高越好,據此,香港於期間內亦是最弱。

究竟多弱?將上述數據以圖案表達可能容易明白些。

圖三(點擊放大)

X 軸是回報,越右越好,Y 軸是風險,越低越好。上圖大致顯示回報越高風險亦高,而期間溫哥華與香港一樣是回報較低之市場,不過,香港風險比溫哥華大。

Timing﹗1994年看來並非入市香港住宅長持的理想年份。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