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真實數據及政策分析內地樓市會否止跌回穩?
踏入6月,距離今年全國兩會結束約有3個月,樓市能否持續年初的回暖走勢?是否已經止跌回穩?近期的減息對樓市有何影響?市場信心狀況如何?這些問題今期會用真實數據,以及筆者的觀察為大家拆解。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內地樓市有否止跌回穩?首先,我們先來看3組數據。
第一組,參考國家統計局公佈2023年、2024年、2025年的1月至4月商品房成交累計面積數據提供。2023年1至4月累計成交面積為37,635.87萬平方米,2024年同期成交面積為29,251.84萬平方米,今年同期成交面積則為28,261.74萬平方米。
第二組,參考國家統計局公佈過去三年1月至4月商品房成交累計金額數據提供。
2023年1至4月成交累計金額為39,750.42億元(人民幣,下同),2024年同期成交金額為28,066.6億元,2025年同期成交金額則為27,034.61億元。
第三組,從DeepSeek上查詢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一手新盤成交均價數據參考。
看完以上3組數據,或許大家難以判斷目前樓市是否止跌回穩。
先看第三組數據,一線城市,北、上、深一手商品房成交均價有上升趨勢,而廣州表現較為遜色。再看前兩組數據對比,商品房累計成交面積方面,2024年與2023年相比則下跌約22.8%,2025年與2024年相比,跌幅約3.38%。
商品房成交累計金額方面,2024年與2023年相比跌幅約29.39%,2025年與2024年相比則跌幅約3.68%。從這兩組數據來看,雖沒有出現正增長,但跌幅趨勢收窄,顯示前期政策對樓市有一定扶持作用。
不過,在下半年走勢中,如沒有重磅利好政策,相信樓市會有一定波動,要實現止跌回穩目標仍任道重遠,國家需要加強出台利好措施,並且每月、每季持續輸出利好性、優化性、真實性、對比性的正面數據,以及一系列具延續性政策,同時結合生活、消費、旅遊、經濟、股票、等方面的利好數據,逐步加強市場信心。
市場仍欠缺信心 莫大意誤判樓市
去年9月推出一攬子利好樓市政策,加上當時股票交投暢旺,帶動樓市反應正面,釋出部份購買力,部分城市查詢量、看房量上升,讓銷量有不同程度增長,特別反應在一線城市及二線部份城市部份區域尤為明顯,政策效力持續到今年第一季度。但能否再持續到第二季呢?
大家都期待兩會後加碼再釋出一攬子政策來維持市場積極反應。兩會後以國家層面落地有5月「公積金房貸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和「LPR下調10個基點」等措施,各地城市結合自身需要各出奇謀,讓樓市止跌回穩活起來,但以目前跡象看帶動樓市仍需要更大動力。
從2025年4月份商品房成交累計面積及商品房成交累計金額數據來看,同比其3月份明顯下降,分別下降約57%及約65%(2025年4月成交面積6,392.39萬平方米,3月成交面積11,123.43萬平方米;2025年4月成交金額6,236.52億元,3月成交金額10,538.72億元),可見去年9月一攬子政策的效力似乎在逐步減退。當下,市場仍欠缺信心,非常時期莫大意誤判樓市,如果市場信心再次冷卻,想重新推動則需要付出更大代價及努力。
要重塑市民對房地產行業的信心,做到治標治本,需要修正房地產行業中「開發商、中介、物管」等多方面根本性問題:
重塑市民信心需做好方方面面、點點滴滴,例如積極回應民生問題,儘快實現推動住宅從「 住有所居」邁向「 宜居優居」的新階段。
近年來,在內地置業過程中,內地及港澳業主維權事件屢見不鮮。除了買樓遇上質量問題之外,收樓及入住後還浮現出一大堆令人憂心的問題,比如買樓時行業的虛假宣傳,原有設施不兌現,消防通道雜物堆積等,物業管理工作不規範、不透明、不作為、有法不依,相關物業無視民法典物權法(物業法),對違規行為只眼開只眼閉,不積極採取跟進處理,而政府有關部門也未能及時糾正、化解矛盾等。現時,市場普遍接受樓價下行的事實,主要對收樓及入住後的各種煩心問題有所不滿,從而影響買家信心。
警惕網絡上房產輿論陷阱
在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各行業存在一定的內卷現象,房地產從業員也不例外。在社交媒體上,有些人為了吸睛及獲得關注,不惜製造話題、炒作,利用網絡平台傳播迅速、市民金魚記憶短暫的特性,曾見社交媒體上同一個IP發佈的視頻內容,一時「樓市崩盤倒計時」一時「房價即將暴漲」等誇大其詞、嘩眾取寵,無奈的是兩段視頻在同一星期內發佈。
社交媒體上存在好大部份都是這些內容,很多都涉及虛假失實,立場反復無常,嚴重干擾公眾對市場真實判斷。有必要提醒大家,面對網絡上紛繁複雜的房產信息,務必保持理性清醒頭腦,謹防被誤導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希望相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優化現有或制定有效管制法規。並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及職業道德教育,引導自媒體和中介機構樹立正確價值觀,自覺維護行業秩序。針對虛假信息傳播、惡意炒作等行為制定明確具阻嚇力處罰條例,加重違規成本。重塑行業形象,推動房地產行業在理性、健康的軌道上實現長遠發展。
目前內地樓市止跌回穩工作上仍面臨諸多挑戰。市場信心的恢復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治標又治本,不僅要解決行業內部的根本性問題,還要健康、理性、真實輿論環境。政策的持續發力和有效落地至關重要,只有這樣,內地樓市才有可能儘快實現止跌回穩,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在未來,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要共同努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為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