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珠
Anvy Cheung
香港上市公司eprint集團成員Sakura Japan董事;擁有多年處理日本房地產業務的豐富經驗,熟悉日本各個城市,了解每座城市的規劃及配套,成功為眾多投資者置業;設計購房計畫、辦理貸款、協助在日本創辦公司、取得日本居住權等;近年也為香港企業買日本土地、申請民宿牌照。
買日本樓除留意位置 還要注意甚麼?
投資地產的名言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但筆者今期想講講,買日本樓除了買對地點外,還有甚麼要注意。

圖片來源:THINKSTOCK
1. 賣家是否是非日本居民,如果是非居民的情況下需要交20.42%。賣家給到買家,買家去交稅。
2. 購買連租約物業前,要看清租約內有沒有保證人或者保證公司,否則日後租客變租霸,新業主無從應付。
3. 連租約的單位,租客的按金是賣家擔還是買家承擔。在日本有2中方式,一種叫關西方式,就是由買家還按金給租客;關東方式就是由賣家承擔。
4. 火災保險,一般來說業主買的火災保險是保障物業,租客買的火災保險則保障物業裡面的財物。
5. 二手樓要繳付中介費3%+6萬日圓,而新屋要繳納一次性的修繕基礎金。
6. 樓房新耐震標準是1981年起生效,而一戶建的新耐震標準則是2000年起生效。
7. 物業的專有面積,即是從牆壁內側開始計算的面積,可以理解為屋內地板面積,房屋內部可供使用空間。一般房產證會登記房產的專有面積。
8. 壁芯面積,即從牆壁中心開始測量的面積,所以比專有面積稍大,不動產公司在做房源推薦時多數顯示壁芯面積。
9. 只有在簽訂契約時才落訂,一般為樓價的10%以內。
10. 今年10月日本政府徵收消費稅從8%加收到10%。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