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宅庫存消化周期過於警戒線 半數在售新盤減價促銷
內地官方傳媒《央視財經》報道,內地正處於樓市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但北京的新盤庫存消化周期已升至約22個月,超出12個月的警戒線,而北京現時有逾50個樓盤推售,超過半數要提供減價優惠。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十一長假期前,北京有13個樓盤取得銷售許可證,這13個樓盤在十一長假期開售。目前北京樓市的新樓盤超過50個,至少有25個推出折扣,普遍為85折,最低可見78折,部分將售價降至每平方米3萬元人民幣(約3.4萬港元)以下。
今年首8個月,北京新樓的成交面積按年下跌18%,截至8月底,北京住宅庫存量為1,096萬平方米,庫存消化周期大約為22個月,反映市場競爭激烈。按照行業的庫存消化周期計算,超過12個月即為不健康狀態。
9月下旬,房山區某個新盤項目的售價均價為每平方米2.8萬元人民幣(約3.2萬港元),同一地段在兩年前的均價為3.2萬元人民幣(約3.7萬港元),以一間90平方米單位而言,兩年內降價36萬元人民幣(約41萬港元)。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根據以往經驗看,減價在大多數情況下仍是一種銷售手段,發展商會根據旗下新盤情況,便推出更強的促銷手段銷售物業,短時間內會造成個別樓盤的價格下調,但這只是個別情況,不會造成整體性影響。
相關文章:
- 新規下房地產融資額大縮水 多間銀行已用盡1月貸款額
- 內地一線城市樓價市回暖 北京成交量創近4年高
- 四間一線內地銀行房貸比例超越紅線
- 上海樓市去年仍暢旺 全年新樓成交面積創4年高
- 去年內地40大城市八成租金下跌 僅3市錄升幅
- 恒大推內地商舖「0元購」 分十年退回全數舖價
- 11月70大中城市新樓樓價升幅創4年低
- 銀保監主席:樓市是中國金融業最大灰犀牛
- 社科院:中國樓價只升不跌時代已過去
- 售樓處設人臉識別引民眾不安 南京政府促發展商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