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挫獅城酒店及零售物業 分析料商廈住宅保持平穩
新加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各行各業均受打擊。有分析師認為,疫情導致旅客人數銳減,酒店業和零售業慘遭迎面痛擊,這兩類房產預計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復蘇,但辦公樓和住宅市場受到的影響較小。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沈振倫表示,新加坡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不遺餘力,獲國際讚賞,疫情結束後相信能吸引國際企業到新加坡開設辦事處。他舉例,在香港的外派員工,因為學校停課,孩子未能上學而感到煩惱,加上當地社會局勢不穩,可能導致一些國際企業遷出香港,而新加坡是個不錯的替代選擇。
他引用世邦魏理仕的最新報告,自2017年第二季至今,新加坡核心商業區的甲級寫字樓,每月租金上升29.1%,呎租11.55新加坡元(約65港元)。雖然升勢可能因寫字樓供應量增加而放緩,但部分業主已調整租金以吸引租客,他預計今年租金會保持平穩。不過明年情況則不太樂觀,因為這類寫字樓需求是間隔性,而且有幾個新商廈項目即將落成,加上核心商業區外的寫字樓競爭,明年租金會面對下行壓力。
私樓市場方面,沈振倫預測樓價會保持平穩。他指出,有大約40個新盤在今年開售,加上市面上3萬多伙貨尾,買家將有很多選擇。雖然目前入市情緒受影響,但預計樓價會保持平穩,他估計200萬新加坡元(約1,121萬港元)以下的私樓單位較能吸引投資者。
高力國際新加坡研究部主管宋明蔚認同,寫字樓租金面對下行壓力,因為寫字樓租賃活動將會放緩,搬遷或擴張計劃都因疫情押後。隨著工作模式改變,愈來愈多人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令到寫字樓租客加快採用新科技,及制定靈活工作策略。但對疫情結束後的寫字樓投資前景保持樂觀。
宋明蔚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酒店項目。她指出,酒店房產仍有長期需求,疫情在今年消減後,最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選擇是酒店和辦公樓。業主也可考慮把套現後的資本,再投資到今次疫情衍生的新商機,例如商用地產項目。
來源:聯合早報
- Taylor Swift下月新加坡開騷 住宿機票需求急升三成
- 傳馬雲妻新加坡大手掃貨 斥2.9億購市中心三棟排屋
- 新加坡再推大型填海計劃 東海岸將建800公頃人工島
- 新加坡調整組屋認購政策 按地段分級設不同租售限制
- 新加坡再重手壓樓價 外國人印花税加至60%
- 內地客成新加坡豪宅最大海外買家 今年首8個月購入逾900間住宅
- 加國下10月起取消所有入境防疫限制
- 新加坡下月起重開邊境 放寬限制戶外毋須強制戴口罩
- 新加坡連續第三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 新加坡突然加辣壓樓價 外國買家印花稅升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