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外印花稅打擊倫敦投資意欲 買家轉往北部購收租樓
現時在英國購買第二間物業或以投資買樓放租(buy-to-let)的投資者,需要繳付額外3%印花稅,部分投資者因此轉移目標至首都以北地區的物業,以賺取較高回報,彌補稅務開支。

圖:GETTY IMAGES
英國地產代理公司Hamptons International的最新研究顯示,自2010年至去年,在倫敦投資出租物業的人減少34%,當中一半是自16年增印花稅時開始減少。相比下,去年有約34%的倫敦業主購買英格蘭中部(10%東密德蘭+6%西密德蘭)及北部(2%東北英倫+9%西北英倫+6%約郡亨伯)的物業,在2015年為14%,2010年只有4%。

自2010年至去年,倫敦業主投資倫敦以外物業比率 (網上圖片)
不過東南部仍然是倫敦業主最受歡迎的首都以外投資地區。去年有約11%的倫敦業主在當地投資,不過比2015年減少2%。

投資買樓放租(buy-to-let)的投資者在去年的投資地方分佈 (網上圖片)
去年在倫敦投資買樓放租的人平均支付2.46萬鎊(約25萬港元)印花稅,其中11,760鎊(約12萬港元)是因為額外增加的3%印花稅。而在倫敦以外地區資買樓放租的人,平均只需支付5,330鎊(約5.4萬港元)的印花稅,當中3,910鎊(約4萬港元)亦是因為額外增加的3%稅。
Hamptons International的研究部負責人Aneisha Beveridge指出,上月是印花稅新措施三周年。在加稅後,業主一直在調整投資策略,尋找新的方式來獲取回報。 首都以外的地區投資成本低之餘,回報率亦較高,令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移。
當初政府實施原有印花稅額外增加3%的措施,目的是要打擊投資意欲,幫助首次置業人士上車。而Aneisha Beveridge認為,一般而言,首置人士的購買心水與投資者相似,在2015年。有16%的倫敦首置者要與投資者競爭,不過隨著印花稅新例推出,去年只有11%的首置者要與投資者競爭。
至於租金方面,今年初財務諮詢公司This is Money的研究指出,脫歐令全國租金升增放緩,年初全國租金實際升幅較2016年6月的預測低2.84%。自脫歐公投以來,租金按年升幅在2016年6月為1.26%,但2017年6月已錄得0.33%的按年跌幅,其後在去年12月則錄得0.58%的按年升幅。
來源:This is Money
- 全英高價住宅數量急增 每20間有1間達百萬鎊級別
- 上半年全英最受注目五大住宅 倫敦豪宅、古怪小屋齊上榜
- 三分一英國人想買樓收租 新稅制及高息下收租仍吸引?
- 英國租金升勢唔識停!上月按年再升7%平均逾1.4萬元
- 英國推出10年基建大計 投資逾7萬億改善交通設施
- 車房可為物業增值多少?Zoopla公布全英車房溢價排名
- 通車3年帶動沿線租金急升 伊莉莎伯線成倫敦樓市最大動力
- 上月英國住宅成交量達四年新高 創疫情以來交投最繁忙時期
- 買家平均睇樓43分鐘即出價 調查揭英二手屋10大陷阱
- 英新建豪宅尤如「巨型怪獸」 市議會指違規勒令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