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導彈飛越日領空 解體墜落太平洋 12縣響警報

北韓周二清晨發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飛越日本領空後解體,墜落北海道以東太平洋海域。
北韓周二清晨發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飛越日本領空,之後解體為三截,墜落在北海道以東太平洋海域。日本政府大為震驚,首相安倍晉三怒稱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脅」,當局並啟動瞬時警報系統提醒民眾緊急避難。美國總統特朗普說,反制北韓的「所有選項都已擺到桌面上」。
北韓的導彈於日本時間周二早上五時五十八分,於首都平壤順安區域附近發射,六時零七分飛越日本北海道地區領空,經過北海道上空的時間約為兩分鐘。導彈飛行了約二千七百公里,最後在六時十二分,墜落於北海道襟裳岬以東一千一百八十公里外的太平洋,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外側。日本政府稱,導彈可能在日本海上空分離為三段,最高高度是經過北海道上空時的約五百五十公里。
飛行二千七百公里
日本防衞大臣小野寺五典說,這枚導彈並未沿着高飛軌道飛行,可能和北韓五月十四日發射的「火星-12」型中程彈道導彈(IRBM)同型。由於日本政府通過雷達訊息等,排除導彈落在日本的可能性,當局並未下令攔截。今次並非北韓飛行物第一次飛越日本。北韓一九九八年八月曾發射一枚火箭飛越日本領空,當時專家稱這枚多節火箭是大浦洞一號導彈,北韓之後宣稱是發射衞星。北韓二○○九年四月再度發射火箭飛越日本上空,當時也說是搭載衞星。
日本政府啟動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Alert),中斷電台和電視台的常規節目,向北海道及東北地區包括青森、岩手、宮城、福島、茨城、栃木、群馬的十二個縣發出警報,提醒公眾可能有導彈來襲,應躲進地下室或堅固建築物避難。首相安倍晉三說:「這是一次前所未有、嚴峻和巨大的威脅。」日本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事件及討論加強制裁平壤。特朗普發布聲明中說:「世界已經清楚收到北韓的最新訊息:這個政權藐視鄰國和聯合國的所有會員國,還有國際行為的最低準則。」他說:「所有選項都已擺到桌面上。」
特朗普暗示隨時可行動
北韓今年已發射彈道導彈十三次。該國早前曾威脅向關島周邊海域發射四枚「火星-12」,預告稱會經過日本島根、廣島和高知三縣上空,自衞隊已在三縣和愛媛縣部署了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從飛行距離和最高高度等數據來看,北韓今次很可能以三十至四十五度的正常角度發射導彈,分析認為北韓首次以正常角度發射中程彈道導彈,旨在測試導彈重返大氣層技術。南韓情報院表示,發射地點是順安國際機場。觀察家表示,從機場跑道發射路面機動導彈,是要證明北韓有能力從國內任何地點發射。
南韓在導彈飛越日本上空之後數小時作出回應,派出四架F-15K戰鬥機舉行實彈演習,模擬消滅北韓領導層(斬首)。四架「F-15K」戰鬥機在距離首爾五小時車程的東北部江原道太白弼勝練靶場,向模擬目標空投八枚MK84型炸彈。據美軍資料,每枚「MK84型」重二千磅,用於穿透堅固目標。南韓一名官員稱,全部八枚「MK84型」都擊中模擬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北韓鮮接連試射導彈的意圖有三: 其一,抗議安理會的高強度制裁; 其二,對正在舉行的韓美「乙支自由衞士」聯合軍演進行武力示威與回擊; 其三,向國際向國際社會展示朝軍具備打擊美國關島的能力,營造對其有利的戰略條件。
綜合報道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 日本放寬留學生商務客入境 已打針僅須隔離3日
- 日初創企業推新世代3D住宅 成本僅20萬千呎屋一日建好
- 日本絞盡腦汁防禦洪災威脅 提出可漂浮水上城市構思
- 北海道連續13年獲選日本最有魅力地方
- 新加坡日本並列全球最強護照 特區護照打入前20
- 日公司推出鋪地磚機械人 慳七成人手應對建築工短缺
- 福岡將建1比1高達新地標 暫定明年春季揭幕
- 全球百大機場排行榜出爐 新加坡樟宜機場失落榜首
- 調查指逾三成港人考慮移居外地 首選英國日本澳洲
- 日本為控制疫情 計劃將赴東奧外國人限額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