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海外買家推高英國樓價 港人持有住宅數量最多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過去20年海外買家持續流入英國地產市場,將當地平均樓價推高17%。而香港人持有的英國住宅數量,更是所有海外買家中數量最多。

圖:Thinkstock
倫敦國王學院經濟學者Filipa Sa的研究指出,自1999年以來海外買家購入的英國房屋數量大幅增加,明顯推升樓價,如果剔除外地資金的因素,2019年英格蘭及威爾士的平均樓價,會較實際低4.4萬鎊,大約22.1萬鎊,而非26.5萬鎊。而海外買家對樓價的影響,在較多建屋限制的地區尤其明顯。
在2019年,海外買家佔英格蘭及威爾士的房屋成交量約0.3%,但他們在倫敦肯辛頓車路士、西敏,以及曼徹斯特的沙福(Salford)及羅奇代爾(Rochdale)等地區,佔比可以高達7%至9%。
Filipa Sa表示,除了國內需求外,外國投資正在增加對英國住宅的需求,加上房屋供應不足,造成樓價上升。「雖然疫情期間海外買家數量有所減少,但今年外地資金回歸將進一步推動英國樓價」。
有英國地產代理表示,過去一年海外買家在英國買入住宅的數量上升,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美元買家,雖然英鎊兌美元匯價反彈,但這些買家在6至12個月前,趁英鎊疲弱時已兌換大批英鎊。
根據Benham and Reeves的數據,今年1月份,來自首50個最常見海外地區的買家,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共持有18.7萬間房屋,比上一年增加4%。其中,來自香港的買家擁有24,759間住宅,所佔比例最大。
相關文章:
- 辛偉誠商議取消HS2二期工程 曼城高鐵計劃或落空
- 超級富豪搶購倫敦寫字樓 歐洲投資者佔一半交易
- 英國搞擴建幫間屋增值 研究話你知邊種最有效
- 共享業權計劃變上車陷阱?轉售機制成小業主噩夢
- 樓價回軟半數二手業主減價 買家平均獲半成減幅
- 全英平均租金升至近1.4萬元 調查指逾三成租客交租佔收入1/3
- 倫敦明年平均月租料升至2700鎊 市長再提出全市凍租兩年
- 買英國這類住宅隨時輸足八成 極難翻身堪稱業主噩夢
- 英國租務市場持續失衡 上月每間租盤多13個租客競爭
- 辛偉誠指將大幅調升IHS收費 消息指最少加價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