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內地正研究全國禁售樓花 改革賣樓制度穩信心

內地發展商長期依賴的「預售樓花」賣樓方式,引爆近年內房危機,政府要千方百計「保交樓」,以穩定市場信心。彭博引述消息報道,中央政府正考慮對全國新樓銷售系統作出重大改革,日後發展商新推出的土地項目禁止售賣樓花,只准出售已落成單位。

資料圖片

報道指,禁售樓花方案仍在討論階段,新措施只適用於政策實施後推出的新土地項目,不包括公共房屋計劃,各地政府亦將可以按情況自訂執行細節。

多年來困擾中國的內房危機,核心問題之一是發展商過度依賴預售樓花資金,導致爛尾樓大量湧現,買家無樓可住,引發全國各地出現斷供潮。2021年危機爆發初期,全國新樓九成以預售形式出售,至去年降至約74%。惟業界普遍認為,若取消預售制度,現時資金鏈已緊張的發展商將進一步陷入流動性困境。

市場復甦乏力 預售去留成焦點

目前中國樓市雖受惠於官方刺激措施略見回穩,但主要動力來自二手市場。買家對預售樓信心仍弱,擔憂發展商無力如期交樓,成為新盤銷情疲弱主因。根據中國百強房企數據,今年4月新盤銷售按年再跌8.7%,反映市場回穩步伐未穩,令政府改革壓力增加。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新模式下,發展商不得再動用預售資金用作購地或早期開發,只能待樓宇竣工後始可出售,具備充裕現金的企業將更具優勢。政府亦會加快建立金融支援機制,協助產業過渡。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日前亦表示,中央將加快推出支援「新模式」的融資機制,促進樓市穩定,但未有透露具體細節。

今年內推行勢加快 多地已先行試點

事實上,中國早於去年已有逾30個城市試行「現樓先賣」措施,中央亦於去年底的住房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將系統性推進「現樓銷售」改革,成為樓市結構性調整的重要一環。

業界普遍預期,若中央正式落實禁售預售樓政策,勢將對發展商資金鏈、土地成交節奏及整體供應結構帶來深遠影響,或將成為中國樓市轉型的重大轉捩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