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迺迪就職溫哥華市長 重申盡快增兩倍空置稅
以獨立身分勝出加拿大溫市市長選舉的甘迺迪(Kennedy Stewart)周一宣誓就職。甘迺迪表示會致力令溫市更國際化,並盡快兌現將房屋空置稅增加兩倍的承諾。不過有分析指,如何處理溫哥華與中國的金錢連繫問題,才是新市長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溫哥華未來發展的關鍵。
溫哥華房價過高,中國富豪常遭人詬病。彭博新聞社的溫哥華採訪室負責人皮爾遜(Natalie Obiko Pearson)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採訪時形容,溫哥華和中國資金的關係長遠、深刻而且複雜。
皮爾遜指,中國人把錢帶進溫哥華,最早可以追溯到從1885年開始實施的人頭稅。香港回歸前後,大批港人移民到加拿大。1988年,香港富商李嘉誠斥資3.2億加元(約19億港元)買下溫哥華世博園的土地,這是溫哥華史上最大筆房地產交易。他在這塊土地上建了一座座玻璃外牆的高樓,引領大溫高層住宅單位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這筆交易對香港移民、中國移民和亞洲資金來說,起了先頭部隊的作用。
但樓價問題愈來愈嚴重,終於成為今年大溫市政選舉的中心議題。甘迺迪在競選時不僅承諾在十年內修建8.5萬套新住房,而且宣布其中至少一半不得用於炒賣;另外,他也表示將大幅提高房屋空置稅,壓制那些買下物業後不住也不租的外國買家。
皮爾遜認為,和其他面臨同樣問題的城市相比,溫哥華的問題是缺少支柱產業。她剛到溫哥華的時候,以為全城除了房地產外,便沒有其他經濟行業。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經濟多樣化的重要性,而樓價太高正是發展多樣化經濟的障礙。
皮爾遜認為新市長會面臨艱鉅的挑戰,因為歸根究柢,房地產資金從哪裏來,是和哪裏的經濟發展快、哪裏的財富創造得多緊密聯繫在一起。而這超出了省、市或聯邦政府的控制。她引用一位溫哥華企業家的說話,指政府的措施可以一時降溫,但不可能讓問題徹底消失。
相關文章:
- 卑詩省實施住宅炒賣稅 一年內賣樓徵利潤20%
- 安省留學生數量大跌一半 大專院校紛紛暫停課程
- 加國禁令無阻外國買家入市 外資購卑詩省物業金額續升
- 數據指買樓成加拿大人致富途徑 比退休金更能保障生活
- 加國邊個城市租平好住又安全?報告列7大最佳生活地點
- 報告指多溫兩市住宅密集化 獨立屋日後將買少見少
- 加拿大放寬留學生兼職限制 料秋季放寬至每周24小時
- 研究料加國樓價持續回落 多溫兩大城市調整幅度或較大
- 高息持續影響多倫多樓市 第二季單位成交量按年減兩成
- 調查指加國大城市居住成本過高 近四成新移民考慮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