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墨爾本CBD逾3成住宅交易蝕讓 公寓單位平均蝕24萬
CoreLogic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墨爾本核心商業區有三分一的二手公寓單位成交價,低於業主的買入價,市場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會對樓市造成更大衝擊。

圖片來源:THINKSTOCK
數據顯示,今年首季澳洲業主出售物業時有賺的比例為87.7%,略低於去年第四季的88.7%。在墨爾本市區,33.6%即120宗的成交是業主蝕讓,平均蝕4.45萬澳元(約24萬港元)。這120宗成交均是公寓單位,其中68.6%的業主是投資者。在大墨爾本地區,15.5%的公寓單位成交是業主蝕讓。
地區 | 今年首季二手成交蝕讓比例 | 去年第四季二手成交蝕讓比例 |
荷伯特 | 2.4% | 2.7% |
墨爾本 | 6.8% | 6.3% |
悉尼 | 7.6% | 7.9% |
阿德萊德 | 10% | 8.9% |
坎培拉 | 10.6% | 10.2% |
布里斯本 | 12.9% | 12% |
珀斯 | 36.3% | 36.1% |
達爾文 | 50.5% | 47.7% |
在悉尼,業主蝕讓比例最高的是Burwood,有22.4%, Parramatta為15.9%,Ryde和Strathfield區均為13.5%。而大悉尼地區有10.4%的公寓單位要業主蝕讓。獨立屋要蝕讓的比例小得多,墨爾本有2.7%,而悉尼只得5.5%。
今年首季,投資者要蝕讓的數字比自住業主多,有10.4%的墨爾本投資者要蝕讓,悉尼亦有8.1%。相比之下,悉尼及墨爾本分別只有7%和3.7%的自住業主要蝕讓。持有物業時間更長的人更有可能有賺,業主出售物業有賺的平均擁有年期為9.4年,蝕讓的平均擁有年期則為6.6年。
CoreLogic研究主管Eliza Owen表示,疫情令樓市成交量大幅減少,不過沒有令業主蝕讓情況惡化。首季悉尼業主的蝕讓成交量減少0.2%,墨爾本及布里斯本則分別微升0.5%及1%。預計今年下半年業主要虧讓的成交量或者增加,但整體樓市成交量可能會更加低迷,因為買家不太可能在疫情最嚴重時入市。
來源:The Age
相關文章:
- 澳洲樓價仍高於疫情前水平 鄉郊地區較3年前升值三成
- 澳洲租盤供應嚴重短缺 悉尼周租按年高出逾$1800
- 2月澳洲樓市有回穩跡象 悉尼樓價指數率先反彈
- 全澳樓價按年跌5.3% 墨爾本已重返疫情前水平
- 全澳獨立屋跌價幅度最大地區 悉尼包攬跌幅榜前10位
- 報告料澳洲通脹回落息口見頂 明年悉尼樓價有望反彈近一成
- 墨爾本樓價20年間升逾一倍 升幅遠超同期人工增長
- 澳洲新省通過置業稅改革方案 首置客可年繳代替一次過支付印花稅
- 第三季澳洲樓價加速下滑 四首府城市錄破紀錄跌幅
- 澳洲央行內部文件遭公開 預計兩年後樓價較高位跌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