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成英國樓最大海外買家 手持物業總值逾千億港元
英國地產代理商Benham & Reeves的調查發現,海外人士持有英格蘭和威爾斯房屋價值高達788億英鎊(約7,497億港元),而香港業主則佔整體13.7%,為最大的海外投資者。相比第二位的新加坡,高出4.6個百分點。過往英國最大的海外投資者以阿猶酋﹑中東富人及俄羅斯富豪為主,然而在2020年BNO簽證出台後,港人投資者成為海外投資者的主流。
Benham & Reeves引述英國土地註冊處資料並以國籍分類,顯示持有英格蘭和威爾斯物業中,港人擁有最具價值的房地產投資組合,共持有24,759伙物業,據市場估值達108億英鎊(約1,028億港元),佔整體海外物業投資者總額七分之一。
至於新加坡排第二,擁15,725伙物業,價值估計72億英鎊(約684億港元),佔比9.1%。美國第三,價值估計51億英鎊(約484億港元),而阿聯酋和中國內地則估計為46億英鎊(約437億港元)和42億英鎊(約399億港元),分別位列第四及五名。
另外,排第六位的馬來西亞業主,持英國樓市值估計約40億英鎊(約380億港元),第七位科威特有約36億英鎊(約342億港元)、愛爾蘭有33億英鎊(約313億港元)、澳洲有31億英鎊(約294億港元),沙特阿拉伯有31億英鎊(約294億港元)。
調查亦發現,在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間,倫敦的香港業主數量增長近一成,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在泰晤士河畔的京斯敦(Kingston)。有業內人士表示,有經濟能力港人都希望落腳倫敦並置業,主要由於普遍家長認為倫敦對小朋友教育有更好的發展。同時,選擇物業時希望該區有良好教育、良好社群及低犯罪率,為了買到理想的房屋,不少香港移民家庭會與當地人競價,繼而推高部分地區樓價。
相關文章:
- 英國買樓成本再次低於租屋 統計指租客面臨更大經濟壓力
- AI預測2050年住宅設計 英發展商︰未來25年將實現
- 英國2月樓價升勢持續 買家趕入市成交按月增13%
- 發展商10年內曼城推萬伙居屋 首期最平2.9萬港元BNO港人可受惠
- 物業信託遭稅局追討巨額遺產稅 英家屬勝訴免繳逾700萬成先例
- 名牌小學帶動置業需求 英優質校網樓價較全國高逾倍
- 倫敦地標豪宅Southbank Place尾期在港開售 主打戶戶座擁泰晤士河靚景
- 英買家趁印花稅優惠完結前入市 2月住宅成交創3年新高
- 第二住宅須繳雙倍市政稅 下月起英國逾200地區實施
- 英國買家鍾情別墅住宅 獨立屋5年平均升值逾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