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置業】由貧民窟處處到舉世羨慕 組屋助穩定國家

新加坡上世紀40年代以前為英國殖民地,當時的公共房屋由新加坡改良信託局負責,但建屋量不足,房屋嚴重短缺,很多人住在貧民窟中,生活環境極其惡劣。1947年,英國房屋委員會的報告指出「新加坡有『一個世界上最糟糕的貧民窟,是文明社會的恥辱』」。

1950年代的新加坡貧民窟處處 (網上圖片)

二次世界大戰後,新加坡受馬共入侵,被英國授予更大自治權,到1959年獲完全自治權。同年,人民行動黨的李光耀上台執政,成為首任總理,當年住屋問題仍然嚴重,他落區視察見到新加坡貧民窟的衞生環境惡劣,他明白只要處理好住屋問題,社會才會穩定,在1960年成立建屋發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簡稱HDB),取代原有的新加坡改良信託局,決心制定完善房屋政策。

李光耀 (資料圖片)

去到60年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合併後,吉隆坡與新加坡兩地政府經常發生爭執,新加坡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英國人亦不再回來,被迫成為獨立國家。李光耀認為要穩定動盪政局下的人心,首要是改善人民居所,參考香港發展公屋的經驗,大力發展新加坡的公營房屋「組屋」,但以出售為主,因為他提出人民置業後會害怕政治混亂,擔心資產貶值,就和國家結成命運共同體。後來香港推出居屋,都是反過來參考新加坡做法的。

新加坡政府在規劃組屋時,連就業問題都考慮周到,盡量做到組屋在工業區20分鐘車程範圍內,工人見組屋鄰近工作地點,加上價錢相宜,都爭相購買,慢慢出現超額認購,新加坡亦因此引進攪珠抽籤制度,跟現時香港的做法相似。

2009年落成的組屋「達士嶺」(網上圖片)

組屋政策令人民行動黨得到民眾長期支持,幾乎全掃國會議席,反對黨難以翻身,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令組屋政策政策更為穩定。但6、70年代興建的組屋,設計是為了安置貧民窟居民,一般只有一房一廳,沒有升降機等設備,隨著社會進步,到80年代已不能滿足居民需求。新加坡政府90年代開始,推出組屋升級計劃,著重講求樓宇質素,2009年落成的組屋「達士嶺」,26及50樓有全球最長的空中花園,質素媲美香港私人屋苑,單位的實用面積更逾1000平方呎。

組屋最初訂價只計算建築成本,所以售價低廉。但80年代開始,組屋售價將地價計算在內,但當時地價並不與市價掛鈎,直至93年組屋地價與市場掛鈎,但當年有7成國民已住在組屋,房地產炒不起,3房組屋都能維持在11萬至20萬坡元間,國民仍能輕鬆負擔。

但2007年起,一手組屋開始參考二手樓價定價,加上興建量由每年2萬多個單位,跌至數千個。同時,大量中國人外資湧入炒賣新加坡私人樓宇,令私樓價格飛升,連帶影響組屋價格急升,近年有組屋二手價已炒到逾70萬坡元,引來未置業的年輕人不滿,令人民行動黨在之後的選舉失利,吃盡苦頭。執政黨為挽回民望,唯有連連出招打擊樓市炒風及限制移民數量,才會出現樓價連續3年下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