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或變成新常態 疫情後星洲寫字樓需求料劇減

新加坡政府延長封城令至6月1日,並要求更多工作場所關閉,讓民眾盡可能在家工作。有分析師認為,疫情令全求各地的工作模式出現極大變化,寫字樓需求大減,企業勢必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空間,甚至可能縮細辦公室規模。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高緯環球東南亞區研究部主管李敏雯指出,在封城令期間,企業不斷發揮創意,探索在無需面對面接觸的情況下如常運作。很多企業高層發現,員工生產力並不會因為沒有回到寫字樓而受影響。對於企業而言,新加坡是個昂貴的營商地點,租金佔成本的一大部分,這些企業相信會根據行業所需,重新思考對寫字樓的要求。如果遙距工作被廣泛採納,寫字樓需求未來可能會減弱。

萊坊寫字樓房產部執行董事兼主管楊光偉認為,疫情結束後在家工作可能變成企業採取的永久策略。寫字樓固定成本高,企業制定未來策略時,可能檢討是否有必要讓所有員工每周需要到寫字樓工作。工作模式將改變,寫字樓比較像是工作社交,及促進團隊合作的地方。

他透露,相比2018年,去年核心商業區的寫字樓淨新需求(net new demand)下跌44%,近來不少公司延後搬遷或重新檢討寫字樓情況。由於疫情未見明朗,加上面對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他預計今年寫字樓租金將跌5至10%,空置率亦增加5%。

《聯合早報》分析,遙距工作能否廣泛採納,很大程度取決於網速、5G發展及其他通訊科技穩定。在封城令期間,除了僱員在家工作,學校亦全面實施網上學習,無疑是當地資訊科技基建的最大考驗。對此,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在早前大派定心丸,指新加坡投資多年於興建重要的資訊科技設施,足以應對龐大使用量。

如果企業成功實施大規模遙距工作,寫字樓的地段分佈可能劇變。新加坡國立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研究院主任程天富表示,可以在網上展開、無需面對面進行商業活動,可能分散到成本較低,而且供應更具彈性的商業地區。但一些傾向面對面互動的活動,例如法律諮詢、金融及銀行服務業,還是習慣在核心商業區紮根,但可能把非必要的支援業務搬入工業園,以節省營運成本和減低集中的風險。

程天富指出,企業要重組工作流程及改變員工思維,才能推動遙距工作及其他借助科技進行的工作模式。核心商業區不太可能出現租戶大規模遷出的情況,除非有越來越多企業採納新工作模式,新寫字樓需求應該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科技的應用可能改變未來寫字樓的設計概念。

傳統寫字樓面臨危機,新興的共享工作空間同樣受威脅,高力國際(新加坡)研究部主管宋明蔚預測,疫情可能令較小型的共享工作空間結業,大型則可能押後擴展計劃。JustCo在新加坡擁有60萬平方呎共享工作空間,JustCo新加坡兼印尼總經理謝國明透露,疫情的確改變人類的工作方式,很多企業意識到擁有更靈活工作空間的好處,以及在經營上擁有更大的自由度,以便應對不同情況。但居家隔離工作終究不是最理想的工作方式,因為人類始終需要社交,以及在社群生活的體驗。

對於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卓星企業融資(SAC)分析師蔡棟樑認為,遙距工作對房託基金的短期影響應該不大,因為租約一般已鎖定好幾年,但以長期看,疫情令企業更快接受遙距工作,他們或更願意員工嘗試遙距工作,寫字樓需求可能會稍微下跌,但不會急速下滑,畢竟人類仍需要交流。房託基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全球經濟萎縮,租下甲級寫字樓的企業將首當其衝,他們可能削減規模或無法償還租金,以致影響房託基金的表現。

來源:聯合早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