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17%年輕人曾遭網上欺凌

有調查指,加拿大年青人中有17%曾遭網絡欺凌或被網上跟蹤。 (圖片來源:美聯社 Associated Press)

加拿大(Canada),有報告指接近兩成15歲至29歲的互聯網使用者,曾遭遇網上欺凌及網上跟蹤。而三分之一同性戀者及跨性別人士,更成為網上欺凌的受害者,情況比其他族群差。

17%年輕人曾遭網絡欺凌

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發表首個有關全國年輕人網上欺凌報告「2014年加拿大一般社會安全(受害)報告」(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on Canadian’s Safety﹝Victimization﹞)的數據顯示,有17%的15至29歲的互聯網使用者表示,在過去5年中曾遭網絡欺凌或網上跟蹤。「網絡欺凌」是指曾收到恐嚇、粗暴電郵或圖片,在互聯網被脅逼或被留言攻擊,或被人盜用身分,發出恐嚇訊息或令人不安的圖文,令當事人感尷尬。網上跟蹤是指當事人一些不願公開的事或圖片,被人不斷在網上或社交媒體重複散播,導致受害人感安全受威脅。

這個結果是根據最新一份名為「加拿大15至29歲互聯網使用者的網上欺凌及網上跟蹤」(Cyber​​bullying and Cyber​​stalking among internet users aged 15 to 29 in Canada)的調查研究,亦是加國第一份專門針對這個年齡組別的加拿大人調查報告,及分析他們在2009至14年遭網上欺凌、跟蹤後,對信任、個人行為及精神健康的影響。

同性戀較異性戀多受欺凌

調查指這些15至29歲受害者中,36%曾遭網上欺凌,33%曾遭網上跟蹤,31%兩害兼有。若再細分,15至20歲互聯網使用者中,兩成曾有這樣的經歷,而27至29歲互聯網使用者中,只有15%曾遭網上欺凌及跟蹤。

報告指出,超過三分之一年輕同性戀者及跨性別人士,成為網上欺凌及網上跟蹤的受害者;相對地只有15%的異性戀人士曾有這些經歷。報告又指出,15歲或以前曾遭性侵犯的年輕人,有31%表示曾遭網絡欺凌或網絡跟蹤。另外,在現實生活中遭歧視的年輕人,有37%表示在網上亦遭歧視。

精神健康易現負面影響

報告同時指出,曾遭網上欺凌或網上跟蹤的受害者,會導致精神健康出現負面影響,對人缺乏信任。40%受害者表示,在職場或學校對人缺乏信任;41%受害者表示,情緒、心理及精神健康出現問題。調查發現,若兒時遭性侵犯、近年遭歧視,再加上網上欺凌及跟蹤,47%受害者表示情緒、身心均受很大困擾,影響終生。

華裔家長籲教子女保密私隱

多倫多約克區家長協會(York Region Parent Association)共同主席蕭振華表示,網上施暴者及受害人均有一種錯覺,認為這不是甚麼大問題,如有應用程式能很快刪掉上傳的圖文,且不會被追查。他指在互聯網上傳下載的訊息,如要認真追查,一定會查到來源及聯結,所以他勸喻一些網上欺凌、跟蹤的人,不要以為沒事。蕭振華聲稱目前法例對網上欺凌、跟蹤的懲罰,仍然鬆懈不足,政府應在立法的層面上加強管制及嚴格執行,甚至青少年在網上欺凌、跟蹤行為,一旦真實危害到他人,除嚴懲他本人外,父母亦應一同論罪受罰,這或可起阻嚇作用。

欺凌者普遍相識 學習自我保護

蕭振華認為,在網絡時代網上欺凌及跟蹤,是很難避免的,家長要留意子女上網的習慣,如發現有問題,應與子女好好溝通。他指要教導子女不要做一名網上欺凌者,亦教導子女如遇被網絡欺凌、跟蹤,在安全情況下必須懂得向對方說不,子女亦要坦誠與父母交談,如有需要可報警求助。蕭振華表示,網上欺凌、跟蹤,受害者大都是相識的人,所以教懂子女在網上有辦別好壞的能力,學懂自我保護,不輕易在網上公開私人資料。他認為讓子女在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成長,有助子女減少被人網上欺凌的機會。

蕭振華指,網上欺凌、跟蹤的受害者是沒有年齡性別限制的;據他個人經驗,青少年是互聯網世代,他們大都認識網上欺凌、跟蹤,懂得如何處理;但年紀大的人,對網絡世界一知半解,很多時就成為網上欺凌的受害者,而他們大多是意志或感情較脆弱的一群,所以較易被網上別有用心的人欺凌、跟蹤,甚至性侵。

蕭振華總結,網上欺凌、跟蹤有時是避無可避,如感到自己遭網上欺凌、跟蹤,除了嚴斥對方外,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將對方「封殺」或「不友善」 ,將他的名字網絡戶口在自己的網址及社交媒體「刪除」。

資料來源:星島—多倫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