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00港人買江門新盤疑遇爛尾 專家指取回本金機會極微

日前有報章報道,逾300名港人因憧憬「大灣區」物業前景,購入江門一個樓盤的商舖及住宅後,工程一直停頓,恐淪爛尾項目,血本無歸。有熟悉內地物業買賣的人士認為,事件可能是發展商資金鏈斷裂,認為投資者取回本金的機會很微,又認為投資內地商場劏舖的風險比住宅更高,應避免買這類物業。

光博滙的工程停頓 (網上圖片)

報道指,疑似爛尾的樓盤為江門的「光博滙」,發展商向售出的商鋪提供首5年包租協議,租金回報最少5厘,吸引不少香港買家。但收樓期限過後發展商未能交樓,被揭發樓盤仍停留在地盤階段,買家組織示威行動,要求發展商退款。發展商負責人隨後現身致歉,聲稱會向投資者退款。

奧迪國際置業執行董事李海文表示,內地政府近年收緊發展商的融資渠道,令他們借貸困難,估計今次「光博滙」事件的起因是發展商江門泰達資金鏈斷裂,缺乏足夠資金完成工程。他認為,內地部分發展商可以很「賴皮」,即使投資者獲內地法院判勝訴,也可以用缺錢為名不還款,小投資者「吹佢唔脹」。而現時香港投資者的唯一希望是有其他發展商接手項目,令樓盤不用爛尾收場,但他估計機會不大,因此取回本金機會「凍過水」。

李海文表示,在大陸政府去樓市泡沫的大環境下,發展商難借錢,相信類似事件陸續有來。他提醒投資者,買大灣區物業切記要小心一些總價低,但有反租的物業,強調「無咁大隻蛤乸」。另外,他又指部分內地發展商會邀請官員視察項目,營造樓盤獲官方大力支持的假象,用來增加買家信心,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最好選擇信譽良好的發展商,最好是香港設有總部,遇事要追討都可在香港解決。

而港人亦要小心內地的「劏場」商業項目,因為商場的舖位業權分散,能否批出房產證都成問題,劏鋪的防火設備也可能未達政府要求,即使項目有齊五證一書,但在綜合驗收階段時也可能不過關,因此不建議投資這類劏鋪。

龍騰國際行政總裁蔡俊鵬表示,據他了解「光博滙」的發展商江門泰達的老闆原是澳門的賭業投資者,今次是初次涉足地產項目,當日在香港推銷的代理亦不是香港公司,甚至連香港辦公室都沒有,只靠名人效應推銷樓盤,而買家支付的買樓金額亦不是放在受內地政府監管的託管帳戶,而是存放在不知名的第三方公司,有被挪用作其他投資的可能,令項目資金鍊斷裂。他指出,事件解決的唯一方法,是政府介入然後交由其他發展商接手,令樓盤可以完工交樓。

他又表示,內地有部分發展商賣樓時刻意提高溢價,之後承諾提供可觀的租金回報保證,其實只是把部分差價當作回報還給買家,不熟路的外地投資者買貴樓做了「水魚」也不知道,還以為投資了高回報項目。他又提醒,投資內地舖位的風險比住宅物業高,佷多發展商出售完項目後,就不理小業主生死,投資這類業權分散的劏場,十個買十個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