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擬配額簽證 學界憂影響招海外生

(圖片來源:Pixabay)

英國內政部擬向留學生簽證增加要求,當地學界籲內政部應效法四大學府如劍橋大學(圖)海外生發出類似「倫敦簽證」安排。 (圖片來源:Pixabay)

英國內政部表示,政府正在設計一套「因材發簽」的簽證新辦法:依據的不僅是學生的「材」,還要看學院本身的教學「質素」。這令英國(United Kingdom,UK)院校普遍擔心,招收外國學生時將面臨重大困難。倫敦大學界擬向政府爭取更寬鬆的特殊簽證安排。

對內政部政策之走向,坊間較為清晰的分析是:政府會以院校「向海外收生」的能力作出「分層」考慮,對不同的院校實施類似配額的限制。外間擔心政府此舉無視了對大學財政的長遠衝擊。若內政部一意孤行,甚至可能改變一些課程的設計初衷,導致學界教學質量普遍下降的惡果。

6間倫敦學府「非歐盟」生佔1/4

最近,《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學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分析指出,不少高等院校以來自非歐盟國家的留學生學費作為收益的一大來源。2014至2015年英國就有9間大學,當中「非歐」留學生學費佔了學府收入的25%或以上。其中6所是倫敦學校: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靠海外合作方的項目招生,而非自行錄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倫敦城大(City University London)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另外3間嚴格來說是地區大學,但擁有倫敦校區:新特蘭大學(University of Sunderland)高雲地利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赫爾瓦特大學( Heriot-Watt University)。這些學校均有足夠佐證,闡明該校的財政架構十分依賴可持續的海外學生供應。

應允許「特別簽證」

最近,智庫「倫敦議會」舉辦了名為「倫敦需要專屬的簽證系統嗎?」的研討會,出席人士包括多位來自商界和教育界的成功人士。英國密德薩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校長Tim Blackman在該活動上發表演辭說:「在人們普遍投票留歐的倫敦,市民對移民的態度,確實大大異於其他地區。」他說,「倫敦在英國經濟中地位斐然,很需要廣納國際人才,特別是經驗和能力勝於本土的海外優才。尤其是現在,這種需要十分突出。」Blackman強調,其中一種可行手段,是「允許倫敦擁有某種地方性的特別簽證安排」,對倫敦的大學開放「專屬」的簽證申請流程和通道。

籲仿效四大學府措施

其實相近的措施,英國內政部已在4所頂尖大學中試行: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Blackman教授認為,相似的方案大可在倫敦廣泛推行:「我認為,倫敦大學界很需要聚首一堂,好好討論。」他說,「內政部的新措施還有不少『下文』,例如一些大學聯合向內政部建議:『自願接受政府的收生資格評核』,他們想向政府證明這些學校聯合為一整體,具備一套行之有效的錄取系統。」

不少聲音質疑,若政府向倫敦大學批出一套簽證特例,則等於變相損害了其他地區的院校的利益。英國教育部沿用的教學質量評估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及畢業後就業率和薪酬水平。如果內政部要推「倫敦式」簽證,可採用上述評估辦法,篩選出合資格的大學。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學刊》在根據新標準而進行的模擬大學排名中,倫敦政經學院排到81名。上述篩選方法,若內政部進一步推行,不少排名較低、對海外學生的學費依賴度高的學校,將會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不同學校有各異的簽證被拒率,是英國內政部篩選學校的另一標準。

資料來源:星島−歐洲
相關文章: